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1年5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1-05-18 18:59

  总台央视记者:有媒体报道,美方日前宣布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还表示将逐步增加对外疫苗供应。同时有媒体指出,美国抢购疫苗远超自身所需,但尚未对外出口一剂。中方对此有何看法?

  赵立坚: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只要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公平获取疫苗的行动,中方都会支持。只要是有利于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努力的事情,中方都会去做。昨天中方已宣布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

  当前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及时公平获取疫苗。世卫组织已多次敦促一些发达国家停止相关超量采购和限制出口做法,以免给病毒带来新的传播和变异的机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多次批评一些发达国家搞“疫苗民族主义”、囤积疫苗以及与疫苗供应商私下达成交易等诸多行为,指出疫苗分配不公“违背道德”,呼吁推动疫苗全球公平分配。

  但我们看到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储备了远超于其需求的疫苗。据一些机构和媒体统计,仅占世界人口14%的高收入国家持有的疫苗量,已超过占86%人口的中低收入国家持有疫苗量的6倍。美已抢购约26亿剂疫苗,占全球1/4,远超自身所需,上亿剂疫苗正闲置在美国的仓库里。因此,当务之急是这些采购疫苗远超实际需要的发达国家立即解除出口限制,加大疫苗供应,尽快弥补发展中国家的疫苗缺口。

  中方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疫苗“全球公共产品”承诺,在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中方已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5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埃及、阿联酋等1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迅速推进疫苗大规模生产。近日,国药集团疫苗已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审批,正积极推进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供苗事宜。中方还宣布向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国际奥委会提供疫苗,并已取得积极进展。我们将继续为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公平可及作出中国贡献。

  法新社记者:美国总统拜登昨天称,美方计划对外出口新冠疫苗的数量将是包括中、俄在内的其他国家出口总和的五倍之多。他还称结束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美国的领导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疫苗是拯救生命、战胜疫情的重要武器。我们欢迎其他有条件、有能力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促进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和使用。

  我刚才介绍了中方在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作出的努力。如果美方能够早日落实疫苗援助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表示欢迎。

  美方动不动就在疫苗问题上拿中国说事儿的作法令人不齿,让人不得不怀疑美方的真实目的和动机。疫苗不分种族和价值观,也不是制造“免疫鸿沟”和搞政治操弄的工具。与美国不同,中国不会用疫苗影响或领导世界,更不会空喊口号不行动。中国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挽救更多的生命。中国对外提供疫苗或抗疫物资不是为了从他国换取好处,没有任何地缘政治目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如果我们能多让一个人呼吸,就要多让一个人呼吸,不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是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

  路透社记者: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称,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台湾)自今日起暂停运作。你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这不是外交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询问。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当前,巴以局势不断升级,但美国16日第三次阻止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呼吁巴以停火止暴和保护平民的联合声明。另据消息人士称,美方已同意向以方出售价值7.35亿美元的精准制导导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在联合国安理会16日举行的巴以冲突紧急公开会上,绝大多数安理会成员呼吁立即停火,防止爆发全面危机;要求保护平民,避免更大伤亡;坚持政治解决,呼吁巴以双方尽早在“两国方案”基础上恢复和谈;认为安理会应发出一致声音,公正推进巴以和谈进程,努力推动巴以两国实现和平共处。然而,美方非但不积极作为阻止巴以冲突,甚至还准备火上浇油。美方在安理会已陷入空前孤立,完全站在了人类良知、道义的对立面。

  国际社会对美国在巴以冲突中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人们不禁要问:这就是美国政府标榜的美式人权与价值观外交吗?美国把维护穆斯林的人权挂在嘴上,为什么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权漠不关心?美国只问亲疏,不问立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恐怕只是拿人权当幌子吧?安理会已因美国反对无法就巴以冲突问题采取行动,这就是美国所说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吗?

  面对冲突造成越来越多的无辜平民失去生命,美国应该承担应尽责任,采取公正立场,和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一道,支持安理会为推动缓解局势、重建信任、政治解决发挥应有作用。

  俄新社记者:今天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19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的消息。你能否介绍具体情况?中方对中俄核能合作有何期待?第二个问题,王毅外长在同阿富汗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通话时表示,中方愿为阿人内部谈判提供便利,包括为在华举行谈判创造必要条件。你能否介绍更多情况?阿方是否同意中方的建议?

  赵立坚: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19日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此次活动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年内首次双边线上交往,对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合作是中俄传统优先合作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受到两国元首高度关注。2018年6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见证下,双方签署核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商定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这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代表着两国务实合作的高水平。四台机组顺利开工,既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合作成果,也将助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提质升级。

  此外,核能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四台机组建成后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既体现了中方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也彰显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有力担当。

  关于第二个问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昨天同阿富汗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莫希卜、外长阿特马尔通电话时,都谈及了相关议题。正如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强调的,中方赞同“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支持阿富汗各方通过和平方式找到广泛包容的政治安排。美方在阿富汗国内和解进程的关键阶段单方面撤军,给阿富汗局势演变带来不确定因素。但和平是大势所趋,完全符合阿富汗人民根